撮风散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cuō fēng sǎn

2 英文参考

Powder for Relieving Wind-Syndrome

3 《直指小儿方》卷一:撮风散

3.1 处方

赤脚螟蚣半条(炙)钓藤7.5克 朱砂僵蚕(焙)血蝎梢各3克 麝香0.25克

3.2 制法

上药为末。

3.3 功能主治

熄风,除痰,止痉。主初生儿心脾有热,兼痞风邪,致患撮口,症见口撮如囊,不能吮乳,舌强唇膏,面青目黄,手足抽搐,甚或神昏者。现用于新生儿破伤风角弓反张,手足搐搦者。

3.4 用法用量

每服0.25克,用竹沥调下。

3.5 摘录

《直指小儿方》卷一

4 《直指小儿》卷一:撮风散

4.1 处方

赤脚蜈蚣半条(炙),钩藤1分,朱砂1钱,直僵蚕(焙)1钱,蝎梢1钱,麝1字。

4.2 制法

上为末。

4.3 功能主治

小儿撮口

4.4 用法用量

每服1字,用竹沥调下。

4.5 摘录

《直指小儿》卷一

5 普济方》卷三六○

5.1 方名

撮风散

5.2 组成

赤脚蜈蚣半条(炙),白僵蚕7个,朱砂1钱,麝香1字(上4味别研),川乌(炮)1钱,半夏(姜制)1钱,南星(姜制)1钱,钩藤1钱,天麻(炮)1钱,荆芥穗1钱(同研和前药)。

5.3 主治

小儿脐风撮口风。

5.4 用法用量

用猪乳,或竹沥,或用东引槐枝10根,各5寸,入火煨出津液,拭去灰,于乌驴乳或猪乳内浸,以槐枝点药滴入口中。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