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辞典》:豉虫
2.1 出处
《本草拾遗》
2.2 拼音名
Chǐ Chónɡ
2.3 别名
豉母虫(《补缺肘后方》)
2.4 来源
2.5 原形态
体椭圆形,雄虫长约7毫米,雌虫较大。色黑或黄,有光泽。头顶及前胸背皆光滑。上唇多直皱。复眼分离,有上下2对,上方1对,适于空气中视物;下方1对,适于水中视物。触角短小,分为9节,色黑,但第2节之分枝褐色。足3对,赤褐色,前肢长,中、后两肢短小而侧扁,适于游泳。翅鞘有刻点,尾端略突出翅外。
2.6 生境分布
生活于池沼中,常在水面旋回游泳,夜间每飞行空中。以捕取小虫为食。卵产于水草上,幼虫成长后,造茧化蛹而变为成虫。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摘录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