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儒门事亲》卷十二:沉香降气丸
2.1 处方
沉香1两,木香1两,缩砂仁1两,白豆蔻(仁)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广术(煨)1两,枳实(麸炒)1两,萝卜子1两(另末),黑牵牛2两(末),大黄2两(炒)。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一切气聚,胸膈胀满,不思饮食。
2.4 用法用量
2.5 摘录
《儒门事亲》卷十二
3 《保命歌括》卷十一:沉香降气丸
3.1 处方
沉香1钱2分(另),砂仁3钱,炙草2钱半,香附1两半,抚芎1两半,木香2钱(另),槟榔半两,真苏子3钱。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气郁病。
3.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以盐汤送下。
3.5 摘录
《保命歌括》卷十一
4 《御药院方》卷三:沉香降气丸
4.1 处方
沉香1两半,香附子(去毛)5两,蓬莪术(炒,锉)2两,木香2两,甘草(轻炒)7两,豆粉(轻炒)9两,姜黄(洗净,焙)8两半。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和脾胃,进饮食,利胸膈。主胸膈痞闷,气不升降,饮食减少,肢体怠惰,呕哕恶心,脐腹疼痛。
4.4 用法用量
每服2-5丸,细嚼,以生姜汤送下,温水亦可,不拘时候。
4.5 摘录
《御药院方》卷三
5 《普济方》卷一八一:沉香降气丸
5.1 处方
沉香5钱,木香1两,三棱4两,片姜黄4两,莪术4两,青皮4两,陈皮4两,丁香2两,丁皮5钱,草果2两,灯心2两。
5.2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3 功能主治
一切气病。
5.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后以姜汤送下。
5.5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八一
6 沉香降气丸介绍
6.1 药品类型
6.2 药品名称
6.3 药品汉语拼音
6.4 药品英文名称
6.5 成份
6.6 性状
6.7 作用类别
6.8 适应症/功能主治
6.9 规格
每50丸重3克
6.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6.11 禁忌
孕妇禁用。
6.12 不良反应
6.13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胃阴虚者不宜用,其表现为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少。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服药7天症状未缓解,应去医院就诊。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15 药理作用
6.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介绍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7 《普济方》卷一五八
7.1 组成
沉香1两,人参1两,当归(酒浸,焙)1两,白芍药1两,川芎1两,枳壳1两,陈皮1两,白术(焙)1两,白茯苓1两,茯神1两,甘草(炙,去皮)1两,熟地黄(酒浸)2两,白豆蔻5钱,荜拨5钱,牛膝(酒浸,焙)2两半,天门冬(去心)2两,麦门冬(去心)2两,五味子1两半。
7.2 主治
痰饮咳嗽,肺受风寒,心火上炎,风热相搏,致令风热痰生,气不升降。
7.3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心以盐汤或蜜汤、或温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