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bǔ qì wán
Qi Supplementing Pill
人参3两,黄耆3两,茯苓4两,白术8两,白芍3两,陈皮1两,炙草8钱,麦冬3两,五味子1两,远志1两,白芥子1两。
炼蜜为丸。
虚劳,气分之伤,右手脉大。
每服5钱,早晨白水送下。
《傅青主男科》
葫芦巴(炒)半两,高良姜(炒)半两,补骨脂(炒)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威灵仙(去土)半两,茴香子(炒)1两半,槟榔(生)2枚。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补虚壮筋骨。主脐下撮痛及小肠气。
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补气丸
防己1两,犀角(镑)1两,葶苈(隔纸炒)1两,牵牛子(半生半熟)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诃黎勒(煅,去核)1两,海蛤1两,芎1两,生干地黄(焙)1两,大黄2两半,木通(锉)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大戟(炒)1两,防风(去叉)1两,郁李仁(去皮尖,炒)1两,木香1两。
三焦病水肿,腹胀不利,小水不利。
每服10丸,空心米饮送下。若觉气壅,加至15丸;如觉通,则减3-5丸;大小便不通,即服30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普济方》有“干姜”。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