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中旁取之

针灸治则 取穴法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bìng zài zhōng páng qǔ zhī

2 英文参考

lateral treatment for middle diseas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病在中旁取之:1.治则之一;2.循经远刺的取穴法之一。

4 治则之一·病在中旁取之

病在中旁取之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即病的主要证候表现在人体中部,用药治疗或进行针灸,应从两侧着手。如胃脘痛,针刺四肢合谷内关足三里等。[1]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中,旁取之。”马莳注:“盖病在于中,而经脉行于左右,则或灸或刺,或熨或按,皆当取之于旁也。”

5 循经远刺的取穴法之一·病在中旁取之

病在中旁取之为循经远刺的取穴法之一。如病在腰部,针委中穴。《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病在腰者取之腘。”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93.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