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寄生

中医学 安胎 中药学 祛风湿 补益肝肾 强筋壮骨 中药材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běi jì shēng

2 概述

北寄生中药名,出自《中药材手册》,为《新修本草》记载的槲寄生药材[1]

3 别名

北寄生[2]

4 来源及产地

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kai的带叶茎枝[2]。主产河北、辽宁、吉林[2]

5 性味

苦,平[2]

6 功能主治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2]。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功用与桑寄生基本相同[2]

7 用法用量

煎服:9~15g[2]

8 化学成分

茎叶含齐墩果酸、β-香树脂醇、槲皮内消肌醇、羽扇豆醇、β-谷甾醇及黄酮苷等[2]。叶含黄槲寄生苷(Flavoyadorinin)A、B,高黄槲寄生苷B(Homoflavoyadorinin B)及羽扇豆醇、肉豆蔻酸[2]

9 药理作用

叶的浸剂及该植物的其他部分的酊剂有温和的降低血压利尿作用[2]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5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21.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