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适应证
当今,PTCA主要用于心绞痛或有自发的或诱发的心肌缺血证据而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患者,以及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性治疗。而PTCA最初由于当时器械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只用于治疗近端、中心型、非钙化、孤立性以及较短的冠状动脉狭窄,其成功率较低约70%。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设备的不断改进,以及操作者经验的积累,其手术的适应证已扩大到对复杂病变、多支病变、完全闭塞性病变、旁路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和溶栓后残余病变等进行PTCA,其成功率上升至90%以上。通常情况下,选择适应证时应根据患者年龄、冠脉病变特点、左心功能以及合并症等全面考虑。同时还应考虑医院的技术条件,充分考虑到成功的可能性与危险性,权衡利弊得失,以患者的安全为主,最后做出科学的选择。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适用于:
1.稳定型心绞痛、左心功能好、单支冠状动脉近端孤立性局限性、非钙化性、同心性、不累及重要分支的病变者。
2.由于球囊导管和导丝的改进以及操作技术的提高,可考虑作PTCA的适应证。如:①多支或单支多发冠状动脉病变;②近期内完全闭塞的病变;③不稳定性心绞痛;④急性心肌梗死早期(6h内);⑤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后吻合口或旁路血管狭窄;⑥PTCA术后再狭窄者。
4 准备
1.患者准备 ①常规X线胸片、心电图、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扫描、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测定;②检验:有关血清酶学、血型、出凝血时间;③术前口服抗疑药物;④当日晨禁食,给予抗血小板凝聚药、钙通道拮抗剂及消心痛,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⑤作好急症手术准备。
2.器械准备 ①常规动脉造影穿刺包,血管鞘,导引钢丝,8F引导导管和不同规格的冠状动脉扩张用双腔球囊导管(直径1.5mm~4.0mm),压力注射器(带压力表)。②安置好心电压力监护仪,准备好除颤器。
5 方法
3.穿刺股动脉作冠状动脉造影(参见冠状动脉造影术),以显示狭窄部位、程度及范围,并选取显示病变最佳体位,作好体表标志。
4.退出造影导管并换入冠状动脉引导导管。
5.将导丝沿引导导管送入冠状动脉,并使其通过狭窄区,选择适合的球囊导管沿导丝到达狭窄部位。
6.以1∶3稀释造影剂加压充盈球囊,压力4~8atm,首次充盈20~30s。压力和时间可依次递增,可达60~90s,狭窄严重者最长可达90~200s。扩张后,排空球囊,测压,若狭窄两端压差下降明显,说明扩张成功。重复血管造影,观察狭窄程度及有无内膜撕裂。若不满意,可再充盈球囊扩张2~4次。但须在心电图监护下,待血压恢复到基础水平后,方可重复扩张。
7.如无残存狭窄,或狭窄明显减轻,则可结束操作,保留鞘管4~24h,回监护室观察24h。
8.术后处理
(1)术后心电监护,继续肝素化24~48h,适当用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