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中耳
来自医学百科
中耳middle ear
教学要点
1.掌握中耳的组成,鼓室的位置、六个壁的主要形态结构及毗邻,并了解其临床意义。了解听小骨的名称和排列。
2.掌握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开口部位和作用,幼儿咽鼓管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中耳
- 鼓室
- 咽鼓管
- 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一、鼓室tympanic cavity
(一)位置:颞骨岩部内含气的小腔。
(二)六壁:
2.下壁:颈静脉壁
3.前壁:颈动脉壁,其上部有咽鼓管的开口。
4.后壁:乳突壁
6. 内侧壁:迷路壁 —— 岬、前庭窗、蜗窗、第二鼓膜、面神经管凸。
(三) 内容
2. 运动听小骨的肌:鼓膜张肌、镫骨肌。
二、咽鼓管auditory tube:咽鼓管咽口 上、后、外 鼓室前壁。
分部 咽鼓管峡。
- 软骨部:内2/3
- 骨部:外1/3
小儿咽鼓管的特点:粗、短、直。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mastoid antrum and mastoid cells
(一) 乳突窦:位于鼓室上隐窝的后方。
鼓室 → 乳突窦 → 乳突小房。
参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