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蕨
来自医学百科
| 莎草蕨 Suō Cǎo Jué | |
|---|---|
| 别名 | |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Fingered Schizaea |
| 始载于 | 《中国植物分类学报》 |
| 毒性 | |
| 归经 | 肺经 |
| 药性 | 凉 |
| 药味 | 苦 |
名 称: 莎草蕨
学 名: Schizaea digitata
科 属: 莎草蕨科莎草蕨属
类 别: 常绿草本
形态特征:常绿草本,根状茎短而横卧。叶丛生,条形似莎草叶,长达30cm,宽2~3.5cm,全缘;仅1条主脉;基部渐狭成三棱形的柄,顶部簇生5~15条能育裂片,长2~4cm,宽约1mm,孢子囊生于裂片下面主脉两侧,成熟时满布裂片下面。因重力作用使叶片弯垂。
产地分布:产广东与海南。生海拔约200m处的疏林下的干旱脊薄砂壤土上。
生长习性:极不耐寒,耐干旱与脊薄。
药用——
【药 名】:莎草蕨
【拼 音】:SHACAOJUE
【来 源】:为莎草蕨科植物莎草蕨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或煎汤含漱,日数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南部及海南岛。
【拉丁名】:原植物莎草蕨Schizaea digitata (L. ) Sw
【考 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