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柄短肠蕨
来自医学百科
| 毛柄短肠蕨 Máo Bǐnɡ Duǎn Chánɡ Jué | |
|---|---|
| 别名 | 贯众 |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祛湿;驱虫。主肠炎;流感;肝炎;疮疖;肠道寄生虫病 |
| 英文名 | Widened Twin-sorus Fern |
| 始载于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 毒性 | |
| 归经 | 大肠经 |
| 药性 | 凉 |
| 药味 | 苦 |
Allantodia crinipes (ching) Ching.
【药 名】:毛柄短肠蕨
【来 源】:为蹄盖蕨科植物毛柄短肠蕨的根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一3克。
【别 名】:贯众(广西)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贵州。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微苦,性凉,有小毒。有清热解毒,祛湿、驱虫的功能。用于肠炎、流感、疮肿及肠道寄生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