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又称膜增生性肾炎,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20%。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伴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发病前60%~70%有前驱感染,发病较急时可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20%),也可隐匿起病;几乎100%有血尿,常为肉眼血尿;蛋白尿多为非选择性,60%为肾病综合征表现;
80%~90%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变持续发展,半数以上患者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无自愈倾向;本病起病初即呈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现象,与肾功能减退程度不成比例。
1、血红蛋白(Hb)测定:早期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Hb下降。
2、肾功能检测:肾功能减退者,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
3、血补体等测定:活化第三补体成分、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持续下降,冷球蛋白可为阳性。
4、肾组织活检:有确诊意义,典型病理改变如下:光镜。见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并插入到基膜与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襻广泛增生,呈双轨征。电镜。系膜区及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免疫荧光检测。见大量活化第三补体成分,伴或不伴免疫球蛋白G(IgG),呈颗粒样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
咨询电话:9145908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