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子
鱼子
(《纲目》)
【释名】(音米)、【集解】孟诜曰︰凡鱼生子,皆粘在草上及土中。冬月寒水过后,亦不腐坏。到五月三伏日,雨中,便化为鱼。
时珍曰︰凡鱼皆冬月孕子,至春末夏初则于湍水草际生子。有牡鱼随之,洒白盖其子。
数日即化出,谓之鱼苗,最易长大。孟氏之说,盖出谬传也。
【气味】缺。
【主治】目中障翳(时珍)。
【发明】时珍曰︰鱼子古方未见用。惟《圣济总录》治目决明散中用之子。大抵当取青鱼、鲤、鲫之属尔。
【附方】新一。
决明散︰治一切远年障翳,生肉,赤肿疼痛。用鱼子(活水中生下者)半两(以硫黄水温温洗净),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谷精草、枸杞子、黄连、炙甘草、枳实(麸炒)、牡蛎粉、蛇蜕(烧灰)、白芷、龙骨、黄柏各一两,白附子(炮)、白蒺藜(炒)、蝉蜕、黄芩(炒)、羌活各半两,虎睛一只(切作七片五更时茶服,午、夜再服。赤白翳膜鱼、酒、面、辛辣、色欲。凡遇恼不必医也。(《总录》)
诸鱼有毒
(《拾遗》)
鱼目有睫,杀人。目得开合,杀人。逆腮,杀人。脑中白连珠,杀人。无鳃,杀人。二目不同,杀人。连鳞者,杀人。白,杀人。腹中丹字,杀人。鱼师大者有毒,食之杀人。
鱼子
鱼子
《本草纲目》鳞部
- 龙
 - 龙骨
 - 龙齿
 - 龙角
 - 龙脑
 - 龙胎
 - 吊(吉吊)
 - 吊脂(吊膏)
 - 紫梢花
 - 蛟龙
 - 蛟龙精
 - 蛟龙髓
 - 鼍龙
 - 鼍甲
 - 鼍肉
 - 鼍脂
 - 鼍肝
 - 鲮鲤(穿山甲)
 - 鲮鲤甲
 - 鲮鲤肉
 - 石龙子(山龙子,泉龙)
 - 守宫
 - 守宫粪
 - 蛤蚧
 - 盐龙
 - 蛇蜕
 - 蚺蛇
 - 蚺蛇肉
 - 蚺蛇子
 - 蚺蛇牙
 - 鳞蛇
 - 鳞蛇胆
 - 白花蛇
 - 白花蛇肉
 - 白花蛇头
 - 白花蛇睛(白花蛇目)
 - 乌蛇
 - 乌蛇肉
 - 乌蛇膏
 - 乌蛇胆
 - 乌蛇皮
 - 乌蛇卵
 - 金蛇
 - 金蛇肉
 - 水蛇
 - 水蛇肉
 - 水蛇皮
 - 蛇婆
 - 黄颔蛇
 - 黄颔蛇肉
 - 黄颔蛇头
 - 黄颔蛇骨
 - 黄颔蛇涎
 - 蛇吞鼠
 - 蛇吞蛙
 - 蝮蛇
 - 蝮蛇胆
 - 蝮蛇肉
 - 蝮蛇脂
 - 蝮蛇皮
 - 蝮蛇蜕
 - 蝮蛇骨
 - 蝮蛇屎
 - 虺蛇
 - 蓝蛇
 - 两头蛇
 - 天蛇
 - 苟印
 - 蛇角
 - 诸蛇
 - 鲤鱼
 - 鲤鱼肉
 - 鲤鱼胆
 - 鲤鱼脂
 - 鲤鱼脑髓
 - 鲤鱼血
 - 鲤鱼肠
 - 鲤鱼子
 - 鲤鱼目
 - 鲤鱼齿
 - 鲤鱼骨
 - 鲤鱼皮
 - 鲤鱼鳞
 - 鲢鱼
 - 鱼
 - 鱼肉
 - 鳟鱼
 - 鲩鱼
 - 鲩鱼肉
 - 鲩鱼胆
 - 青鱼
 - 青鱼肉
 - 青鱼头中枕
 - 青鱼眼睛汁
 - 青鱼胆
 - 竹鱼
 - 鲻鱼
 - 白鱼
 - 白鱼肉
 - 啖鱼
 - 鳏鱼(黄颊鱼)
 - 石首鱼
 - 石首鱼肉
 - 石首鱼鲞
 - 石首鱼头中石
 - 勒鱼
 - 鲚鱼
 - 鲚鱼肉
 - 鲥鱼
 - 嘉鱼
 - 嘉鱼肉
 - 鲳鱼
 - 鲫鱼
 - 鲫鱼肉
 - 鲫鱼头
 - 鲫鱼子
 - 鲫鱼骨
 - 鲫鱼胆
 - 鲫鱼脑
 - 鲂鱼
 - 鲈鱼
 - 鲈鱼肉
 - 鳜鱼
 - 鲨鱼
 - 杜父鱼
 - 石斑鱼
 - 石鱼
 - 黄鱼
 - 鲦鱼
 - 残鱼
 - 姜公鱼(铜鱼)
 - 春鱼
 - 金鱼
 - 金鱼肉
 - 鳢鱼
 - 鳢鱼肉
 - 鳢鱼肠,鳢鱼肝
 - 鳢鱼胆
 - 鳗鲡鱼
 - 海鳗鲡
 - 鳅鱼
 - 黄鱼(蜡鱼)
 - 鲟鱼
 - 牛鱼
 - 回鱼
 - 夷鱼
 - 人鱼(孩儿鱼)
 - 鲵鱼
 - 黄颡鱼
 - 河豚
 - 海豚鱼
 - 比目鱼
 - 梢鱼
 - 鲛鱼
 - 乌贼鱼
 - 章鱼
 - 海鹞鱼
 - 文鳐鱼
 - 鱼虎
 - 鱼师
 - 水母(樗蒲鱼)
 - 虾
 - 海虾
 - 海马
 - 鲍鱼
 - 鳔
 - 桧鱼(鱼生)
 - 酝鱼
 - 鱼脂
 - 枕鱼
 - 鱼鳞
 - 鱼子
 - 鳞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