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风赤疮痍、风赤疮疾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

问答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问:中医的风赤疮痍、风赤疮疾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
答:

中医风赤疮痍又称风赤疮疾,一般认为与西医的眼睑皮肤炎、眼睑湿疹相似。此外,也有人认为其与眼部带状疱疹相似

西医学眼睑带状疱疹眼睑皮肤炎、眼睑湿疹眼睑性病疱疹等有类似表现者,均属本病范围。

风赤疮痍(wind-red sore)为病证名[1]。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风赤疮疾(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是指以眼睑皮肤红肿灼痛,起水疱丘疹,溃后糜烂胶黏,结痂脱落并遗留瘢痕为主要表现的眼病[2]。《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由脾脏风热蕴结,两睑似朱涂而生疮,黑睛端然无染,不治便生翳膜。”

一般可见眼睑或睑缘红赤起疮及溃烂,痛痒并作[1]

胞睑皮肤红赤如涂朱砂,痒痛肿胀,起小泡,甚则溃烂化脓,破裂结痂,或仅为红斑疹点。

风赤疮痍的临床表现与睑弦赤烂一样比较复杂,其典型症状胞睑浮肿痛痒,皮色红赤如涂朱砂,继之,红赤处渗出粘液,生脓疮甚至溃烂。

另一种是胞睑微肿,睑生水泡,成簇的水泡可波及同侧面颊额腮。局部灼热掀痛。水泡基底潮红,但水泡之间不融合。日久水泡内也可灌脓,愈后结痂。

也有睑皮肤红赤糜烂,或生丘疹,日久不愈。渗出粘液,局部作痒难忍者。

上述各种,日久失治皆可侵及黑睛,变生星点云翳等症。

临床有以下三种情况:

胞睑浮肿作痒,皮色红赤如涂朱砂,或出现水泡、脓泡及渗出粘液,水泡溃破结痂脱落,愈后可不留痕迹。

胞睑浮肿刺痛作痒,继则于同侧面颊额肋出现成簇疱疹,局部焮痛,疱疹基底潮红,日久水泡内可灌脓,终则干燥结痂,愈后留下痕迹,一生不退。

③上述二种,严重时或日久失治均可侵及黑睛瞳神,变生星点云翳瞳神干缺症。

风赤疮痍须与睑弦赤烂相鉴别。虽然两病均在眼睑部发红赤湿烂,但睑弦赤烂的病变局限于眦部睑弦,不波及睑皮肤面。与之相反风赤疮痍是以眼睑皮肤的病变为主,一般不波及睑弦

风赤疮痍多因脾胃湿热蕴积,外受风热毒邪,内夹心火,上攻胞睑所致。也有因其他眼病或点用药物过敏所致。胞睑红赤焮痛、起脓泡属热毒为犯,皮肤溃烂起水泡属湿热熏蒸胞睑肿痒为风邪。证虽属风、湿、热毒为犯,但以红痛为主。本病虽由风邪引动,然病发之后,风邪化热化火,故治疗不以祛风为主,而以清热泻火除湿为主。

详见风赤疮痍条。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