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杏仁煎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ǐ wǎn xìng rén jiān

2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

2.1 方名

紫菀杏仁煎

2.2 組成

紫菀(去苗土)1兩半,杏仁半升(去皮尖雙仁,別細研),生薑汁3合,地黃汁5合,酥2兩,蜜1升,大棗肉半升,貝母去心)3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五味子(炒)1兩,人蔘1兩,甘草(炙,銼)1兩,桔梗(銼,炒)1兩,地骨皮1兩。

2.3 主治

髒氣積,喉中呷嗽不止,皆因肺臟虛損,致勞氣相侵,或胃中冷膈上熱者。

2.4 用法用量

上爲末,調和諸自然汁,並酥、蜜、杏仁等,同於銅銀器中以文武火煎,頻攪令勻,煎百十沸,成煎後再於甑上煎3遍。每服1匙,食後服,頭便仰臥少時,漸漸咽藥,1日2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