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註解
自戀型人格(Personality, narcissistic, NPD),自戀人格疾患在精神科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裏的基本特徵是持續型態的誇大、過度敏感,以及缺乏神入、誇大感,、認爲自己的問題是唯一,且只會被特定的人所瞭解:需要持久的注意與欽佩(當『表現癖』被用來定義自戀家時,有時會被拿來使用) :權力感。誇大感、獨一感,和被讚賞的需求,是三個最能將自戀人格疾患與其他人格疾患區分的因素。 其他相關特徵,如權力或無限成功的潛意識幻想、當被批評時暴怒、羞恥和屈辱的感受、人際利用的;缺乏同理心、對他人的嫉羨和過度理想化的感受偏見。後面這些特徵與疾病的嚴重度的關係,甚於人格的特定分型。 持續在鏡映自體客體關係上的不足,可能產生三種人格型態:
1.渴求融合(merger—hungry)人格——這些人必須將自己持續依附到自體客體上,並常無法將自己的思想和期待自自體客體分化出來:他們毀滅性地要求自體客體持續存在於自己可及之處。
2.逃避接觸(contact—shunning)型人格——他們隔離自己以否認令自己驚懼的對別人的需要,並避免被別人吞沒與摧毀。
3.渴求鏡映(mirror—hungry)人格——他們堅持展現自己以挑起別人的接納與讚美:常在憂鬱後的退縮與憤怒後的行動化爆發之間變動。
1、渴求理想化(ideal—hungry)人格——他們永遠在尋找自己所能讚賞者。
2、另我(alter—ego)人格——他們尋求一種與某個人的關係,那人可確立其價值,因而確立了自己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