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璉

人物百科 中醫學 近現代 鍼灸學家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hū liǎn

2 註解

朱璉(1910~1978)爲現代鍼灸學[1][2]。江蘇溧陽人[2][2]。女[2]。早年學習現代醫學,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歷任中國醫大副校長、華北人民政府衛生部副部長、中央衛生部婦幼保健局局長、中醫研究院副院長兼鍼灸研究所所長等職[2]。抗日戰爭時期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在延安以任作田中醫爲師,學習鍼灸,致力於研究鍼灸學,早在解放戰爭中即從事鍼灸的著述[2]。建國後,即創辦鍼灸療法實驗所[2]。20世紀50年代初,創辦鍼灸療法實驗所,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副院長兼鍼灸研究所所長[2]。1960年調任南寧市委常委,在她的主持下,又創辦南寧市鍼灸研究所,成立南寧市鍼灸大學,親自執教,培訓人才[2]。所著《新鍼灸學》,於1951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爲鍼灸學中以中西醫結合的觀點進行研究的早期著作之一,曾被譯爲朝、俄等多種文字[2][2]。數十年來,她還積極舉辦鍼灸人員培訓班,培育人才,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2]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1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