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骨骼辨證

中醫學 書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hōng xī gǔ gé biàn zhèng

2 註解

中西骨骼辨證》爲髒象著作,1卷[1]。清·劉廷楨(銘之)著,刊於1897年[1]。作者認爲自《黃帝內經靈樞》、《黃帝內經素問》、《鍼灸甲乙經》而下,所載骨數散見錯出,其能融合貫通者少見,不惟骨數未免於失實,圖論亦或有相悖、訛誤者[1]。因就坦屍掩埋之機,從旁檢視暴露骨骼,詳予繪圖[1]。歸而證諸西醫圖說考形稽數,體會到中醫骨骼之誤在於牢守古訓,以致承僞失真[1]。因參合中西論說而撰此書[1]。首論《內經》365骨及西分骨爲5類;次論骨之原質、骨之體質、骨之連網、骨之生長、骨之形成、骨之名數等[1]。附沈彤(冠雲)所著《釋骨》[1]。現存初刊本[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