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食

中醫病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hì shí

2 英文參考

bite by leech

3 註解

蛭食   病名。指因水蛭或石蛭的咬傷所出現的病證。出《五十二病方》。又名馬蜞齧人石蛭螫人蜞蜍著人馬蟥咬傷。多因在水田、池塘、溝渠中作業、逗留或在山中、草叢行走而被咬傷。蛭之頭部或體部可侵入皮膚肌肉,使傷口流血不止,周圍可呈現水腫丘疹,傷口微癢而疼。治宜用手掌在傷處拍打,或用醋、鹽水、酒、煙油清涼油等敷塗咬處,使蛭自出,不可牽拉蛭體外拔使蟲頭鑽入肌膚。蛭出後局部外塗碘油九一丹。預防蛭食,可於足脛部塗擦臘豬油後再下水作業或上路。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