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學 中醫學
zhēn jiǔ tiáo zhěng zuò yòng
Regulative action of acupuncture
鍼灸調整作用指針灸刺激對機體生理、病理過程的調節機能。是鍼灸治病的主要作用。鍼灸的作用不同於藥物,既不直接針對病原,也不直接作用於患病的組織器官,而是作爲一種非特異性刺激,刺激體表一定穴位,調動本身固有的生理功能,達到治病目的。大量的臨牀觀察和實驗研究資料證實,鍼灸對機體器官或組織的生理、病理過程的影響是一種良性調整作用,總是使特定的病理變化朝着正常生理狀態方向發展轉化,即使體內失調、紊亂的代謝過程或機能狀態得到調整,恢復體內各器官系統之間的協調關係,達到新的平衡統一。
目前,鍼灸的調整作用正以實驗研究探明機理及內在規律,將在新的水平上指導臨牀實踐,開拓鍼灸的應用範圍
鍼灸調整作用的基本特點是具有雙向性和整體性。雙向性是指針灸作用在方向上具有興奮或抑制的雙重效應,即在機體機能狀態低下時鍼灸可使之增強,機能狀態亢進時鍼灸又可使之降低。如鍼灸既能發汗,又能止汗;既能通便,又能止瀉;既能增快心率,又能減緩心率;既能升高血壓,又能降低血壓。整體性是指針灸對神經、內分泌、血液、消化、呼吸、循環、泌尿、生殖等各系統的功能均能發揮多方面、多環節、多種水平以及多種途徑的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