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外毛根鞘瘤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ēng shēng xìng wài máo gēn qiào liú

2 註解

3 疾病別名

增生性毛髮囊腫 增生性毛囊囊腫

5 疾病概述

增生性外毛根鞘瘤道病理改變:(1) 腫瘤組織境界清楚;(2)爲大小不一、形態不一的鱗狀上皮團塊,周邊細胞呈柵欄狀排列,外有玻璃樣膜;(3) 腫瘤上皮團塊內可發生囊腔,內有無定形角質;(4)腫瘤細胞有程度不同的異型性,可出現鱗狀渦。

6 疾病描述

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又稱增生性毛髮囊腫,增生性毛囊囊腫,增生性峽部-退化腫瘤,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腫及頭皮毛腫瘤

7 症狀體徵

本病常見於60歲以上的婦女,主要發生於頭皮,也見於背部。損害初爲皮下結節,漸增大,直徑爲0.4~1 cm,可形成斑塊,高出皮面或呈分葉狀。有時破潰而酷似鱗狀細胞癌,通常單發,偶有2個皮損。如有迅速增大,表明惡變,可引起區域性轉移。可稱之爲惡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

8 病理生理

此瘤位於真皮或皮下組織,邊界清楚,可與表皮相連,呈分葉狀、實質性、囊狀或蜂窩狀。腫瘤由外毛根鞘細胞組成,周邊基底樣細胞呈柵狀排列。外周爲PAS陽性的增厚玻璃膜,腫瘤團塊中央可形成囊腔,內含無定型角質及小的鈣化竈。有時瘤團內可見鱗狀旋渦、表皮樣角化及角珠。瘤細胞可有不同程度的異型及個別角化。惡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細胞異型明顯,可侵入周圍組織

9 診斷檢查

診斷需結合臨牀及病理改變。主要與鱗狀細胞癌相鑑別。後者無外毛根鞘角化,角化過程爲逐漸性,而此瘤邊界清楚,角化突然。也應注意與外毛根鞘癌鑑別,後者細胞異型明顯。

10 治療方案

手術切除。

11 特別提示

惡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十分罕見,患處多見於60歲以上婦女的頭皮,也可發生於背部等處。一般是在增生性外毛根鞘囊腫結節基礎上迅速增大,發生惡變,可引起區域或全身性轉移。治療應首選手術、放療,晚期病人可考慮化療。

12 相關出處

皮膚病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