勻氣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ún qì tāng

2 聖濟總錄》卷四十五

2.1 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白朮半兩,甘草(炙)1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麥櫱(炒)半兩,高良薑(炒)1分,沉香1分,甘松1分。

2.2 功效

止痰逆,思飲食。

2.3 主治

脾胃冷熱氣不和。

2.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2片,大棗2個(擘),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5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

3 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3.1 別名

勻氣散

3.2 組成

枳殼(去瓤,麩炒)1兩,澤瀉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牡丹皮1兩,木通(銼)1兩,檳榔(銼)1兩,玄蔘1兩。

3.3 主治

腎氣有餘,足少陰脈太過,令人脊脈痛,少氣不欲言。

3.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

3.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3.6 附註

勻氣散(《普濟方》卷三十三)。

4 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仙傳濟陰方》

4.1 組成

茴香厚朴乳香、桂、甘草黑牽牛地黃羌活等分

4.2 主治

因受風溼,思慮交會,氣血不調,左邊身痛

4.3 用法用量

木香湯下。

5 普濟方》卷三九四

5.1 組成

白朮3分,人蔘半兩,丁香半兩,木香半兩,厚朴(姜制,炒)半兩,甘草半兩,青鹽半兩。

5.2 功效

寬中止嘔吐。

5.3 主治

嬰孩嘔吐

5.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至1錢,沸湯點服。

5.5 製備方法

上慢火炒香熟,碾爲末。

6 聖濟總錄》卷七十一

6.1 組成

大腹2枚(連皮,銼),牽牛子1兩(半生半熟),高良薑(炮)半兩,白朮1兩,陳曲(炒)1兩,桂(去粗皮)1兩,麥櫱(炒)1兩,甘草(炮)2兩,郁李仁半生半熟)1兩,厚朴(去粗皮,薑汁炙)1兩。

6.2 主治

脾積痞氣胃脘不安,肌瘦減食。

6.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2片,大棗1個(擘),同煎至7分,去滓稍熱服,1日3次。

6.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7 聖濟總錄》卷七十八

7.1 組成

蒼朮(米泔浸1宿,去皮,切,曝幹)4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4兩,甘草(生銼)3兩,乾薑(生銼)3分。

7.2 主治

髒氣不調,裏急後重

7.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夏末秋初最宜服。

7.4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