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期婦女甲流防治指南(試行)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ùn chǎn qī fù nǚ jiǎ liú fáng zhì zhǐ nán (shì xíng )

2 註解

《孕產期婦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指南(試行)》由衛生部於2009年12月30日發佈。供醫療衛生機構在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中使用。

孕產期婦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指南(試行)

孕產期婦女出現流感樣症狀後,較易發展爲重症病例,特點是病程進展快、病情重,應當給予高度重視。根據2009年10月12日衛生部辦公廳印發的《甲型H1N1流感診療方案(2009年第三版)》(以下簡稱《診療方案》),特制定孕產期婦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指南,供參考。

3 一、孕產期婦女甲型H1N1流感的預防

(一)對象。

1.所有孕產期婦女均爲重點預防對象。

2.孕產期婦女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在患甲型H1N1流感後更易發展爲重危病例,應予以高度重視:

(1)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系統疾病、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應用免疫抑制劑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者;

(2)肥胖者(體重指數≥40危險度高,體重指數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二)預防措施。

1.健康教育和宣傳。

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紙、宣傳摺頁、張貼畫、手機短信等方式,加強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識及措施的宣傳,提高孕產期婦女的防治意識健康教育和宣傳的要點包括:

(1)促進健康行爲,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飲用足夠的液體和食用有營養的食物等。

(2)儘量避免接觸流感樣病人。

(3)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酒精洗手液同樣有效。

(4)儘量避免外出尤其是前往人羣密集的場所。流感流行地區的孕產期婦女必須外出時儘可能戴口罩,且應儘可能縮短在人羣聚集場所停留的時間。

(5)及時處理使用後的口罩,避免重複使用口罩。如爲可重複使用的口罩,使用後必須嚴格消毒烘乾

(6)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使用過的紙巾丟入垃圾箱。

(7)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8)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的良好通風狀態。

(9)如出現流感樣症狀,告知家人與其接觸時戴口罩,同時儘快就診。

2.孕前指導。

準備懷孕的婦女最好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間採取避孕措施,推遲懷孕計劃。

3.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事項。

孕產期婦女的家屬及看護人員、從事孕產期保健的工作人員等應優先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孕產期婦女有關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事項按照我部的相關規定處理。

4 二、孕產期婦女甲型H1N1流感的臨牀表現和輔助檢查

甲型H1N1流感的臨牀表現和輔助檢查參見《流感診療方案》。

孕產期婦女感染甲型H1N1流感後更多表現爲氣促,更易發生肺炎等併發症。可誘發原有基礎疾病的加重,呈現相應的臨牀表現。病情嚴重者病情進展迅速,甚至危及孕產婦生命,死因多爲肺炎及隨後出現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孕產期婦女感染甲型H1N1流感後可導致流產早產胎兒宮內窘迫胎死宮內等不良妊娠結局。

輔助檢查應根據孕產期情況進行產科常規項目檢查

孕婦行胸部影像檢查注意做好對胎兒的防護。

5 三、孕產期婦女甲型H1N1流感的診斷

甲型H1N1流感的診斷參見《流感診療方案》。

6 四、孕產期婦女甲型H1N1流感的臨牀分類、處理原則和住院原則

甲型H1N1流感的臨牀分類、處理原則和住院原則參見《流感診療方案》。

孕婦感染甲型H1N1流感進展較快,較易發展爲重症病例,應密切監測病情,必要時住院診治,由包括產科專家在內的多學科專家組會診,對孕產婦的全身狀況以及胎兒宮內安危狀況進行綜合評估,並進行相應的處理。

如果孕婦在婦幼保健專科醫院進行產前檢查,建議轉診綜合醫院處理。接受孕產期婦女甲型H1N1流感轉診病例的醫院必須具備救治危重新生兒能力

7 五、孕產期婦女甲型H1N1流感的治療

(一)一般治療和抗病毒治療。

甲型H1N1流感的一般治療和抗病毒治療參見《流感診療方案》。

孕產期婦女在出現流感樣症狀之後,即可儘早給予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奧斯他韋(達菲)和扎那米韋(樂感清)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進行病毒核酸檢測發熱對孕婦和胎兒均有不利影響,可用對乙酰氨基酚(泰諾®)退熱。

(二)產科處理。

1.重症病例和危重病例的處理。

孕期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應結合病人的病情嚴重程度、併發症和合並症發生情況及病人和家屬的意願等因素,充分綜合考慮終止妊娠的時機和分娩方式。

2.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處理。

(1)待產期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應在通風良好的房間單獨隔離

(2)分娩期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應戴口罩,防止新生兒感染甲型H1N1流感。分娩過程中加強監護,並使患者保持樂觀情緒。與患者有接觸的醫務人員和其他人員均應戴防護面罩和手套,穿隔離衣。使用隔離分娩室或專用手術間,術後終末消毒

(3)在產後立即隔離患甲型H1N1流感的產婦新生兒,可降低新生兒感染風險新生兒應立即轉移至距離產婦2米外的輻射臺上,體溫穩定後立即洗澡。

(4)患甲型H1N1流感的產婦產後應與新生兒暫時隔離,直至滿足以下全部條件:服用抗病毒藥物48小時後;在不使用退燒藥的情況下24小時沒有發熱症狀;無咳嗽咳痰

(5)滿足上述條件的產婦,可直接進行母乳餵養。在哺乳前應先戴口罩,用清水和肥皂洗手,並採取其他防止飛沫傳播的措施。在發病後7天之內,或症狀好轉24小時內都應採取上述措施。

(6)鼓勵產後母乳餵養,母乳中的保護性抗體可幫助嬰兒抵抗感染。爲避免母乳餵養過程中母嬰的密切接觸隔離期間可將母乳吸出,由他人代爲餵養。

(7)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分娩新生兒屬於高暴露人羣,按高危兒處理,注意觀察有無感染徵象,並與其他新生兒隔離

(三)出院指導。

甲型H1N1流感的出院標準參見《流感診療方案》。

曾患甲型H1N1流感的產婦出院時,應告知產婦、親屬和其他看護人預防甲型H1N1流感和其他病毒感染方法,並指導如何監測產婦嬰兒症狀和體徵。出院後加強產後訪視和新生兒訪視,鼓勵產婦繼續母乳餵養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