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處方
杜仲 熟地黃 附子 肉蓯蓉 牛膝 破故紙 續斷 官桂 甘草各120克 生地黃 大茴香 小茴香 菟絲子 蛇牀子 天麻子 紫梢花 鹿角各45克 羊腰子1對 赤石脂 龍骨各30克 麻油4升 黃丹1.5千克 雄黃 丁香 沉香 木香 乳香 沒藥各30克 麝香1克 陽起石1.5克
4 功能主治
溫腎填精,通血脈,利關節。治下元虛冷,虛勞不足,陽痿不舉,舉而不堅,遺精盜汗,久無子嗣,下淋白濁,腰疼腿痛,手足頑麻,半身不遂,小腸疝氣,單腹脹滿;及婦人幹血勞瘵,久不受孕;成屢經小產。(不育不孕)
6 摘錄
《清太醫院配方》
7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7.1 方名
7.2 組成
杜仲3兩,小茴香3兩,川附片2兩,牛膝3兩,續斷3兩,甘草3兩,大茴香3兩,天麻子3兩,紫梢花3兩,補骨脂3兩,肉蓯蓉3兩,熟地3兩,木香1兩,生龍骨1兩,鎖陽5錢。
7.3 功效
補腎固精,散寒止痛。
7.4 主治
7.5 用法用量
男子貼腎俞穴,婦人貼臍上。
7.6 製備方法
上藥酌於碎斷,用香油240兩炸枯,去滓過濾,煉至滴水成珠,入黃丹100兩,攪勻成膏,取出放入水中,出火毒後加熱溶化,另兌:沉香5錢,乳香1兩,沒藥1兩,鹿茸(去毛)6錢,母丁香1兩,海馬4兩,計六味,重8兩1錢,共研爲細粉過羅,每240兩膏油,兌以上細粉攪勻攤膏,大張油重6錢,中張油重4錢,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