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yuè táo sǎn
越桃散
山梔子1斤(去殼,炒。大者名越桃)。
發黃。
每服3錢,冷水調下。
上爲末。
越桃、槐花、青州棗、乾薑各等分。
下血及血痢。
每服2錢,陳米飲調下。
上燒存性,爲末。
川芎1兩,羌活(去蘆頭)1兩,防風(去蘆頭)1兩,甘菊花1兩,白蒺藜(炒,去刺)1兩,甘草(炙)1兩,山梔仁3錢。
汗出當風,外受風邪,面生齄皰。
每服2錢,食後茶清調下。
上爲細末。
越桃(一名梔子)、黃芩、甘草、當歸、羌活、白芷各等分。
癰癤。
每用1兩,水5碗,煎至4碗,去滓、溫洗瘡。
上銼散。
越桃半兩(去殼,入草烏少許同炒,去草烏),白芷1錢。
小兒盤腸氣,瘹痛。
每服半錢或1錢,炒茴香、蔥白酒送下。
上等川芎半兩,石膏半兩,山梔子半兩,連翹半兩,草龍膽半兩,漢防己半兩,芍藥半兩,蔓荊子半兩,何首烏半兩,荊芥穗(去土)半兩,薄荷葉半兩,當歸(去蘆)1兩,生地黃1兩,甘草1兩,大黃2兩半(去皮稱),麻黃(去節)1兩半。
利膈調五臟,搜風除燥熱,活血理氣滯。
中風。
每服5錢,水2大盞,加生薑3-5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日進1服,量虛實老幼加減。
上爲粗末。
忌溼面、乾薑。
原書治上症,與金鳳丹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