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unsmooth menstrua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月經滯澀爲病證名[1]。是指經行澀滯不爽[1]。多因營血不足或氣血運行受阻所致。《聖濟總錄》卷第一百五十一:“治婦人月經滯澀,調順榮氣,薑黃散方(薑黃半兩,丁香半兩,當歸炒一兩,芍藥一分,右四味,搗羅爲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日二)。”
經行後期爲病名[2]。亦名月經落後、經水後期、經遲、過期經行等[2]。指月經來潮比正常週期推遲1周以上甚至3~5月一行[2]。多因血虛、血寒、腎虛、氣滯和血瘀等所致[2]。當分別用益血、溫經、補腎、行氣、祛瘀等法治療[2]。
月經過少爲病名[2]。亦名月經澀少、月經滯澀、經水否澀、經水澀少、經乍來乍少等[2]。指月經週期雖準,但血量少於正常,或經行時間過短,量亦過少,甚至點滴一、二日即淨[2]。有血虛月經過少、血寒月經過少、血瘀月經過少、腎虛月經過少或痰溼月經過少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