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oil[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劑型·油劑
油劑(oil)爲劑型之一,是指將藥物放在植物油中煎炸或直接壓榨所得的油液製劑[1]。是用油脂浸出中藥的有效成份而製得的含藥的油,以及用具有藥效的動植物油(包括揮發油)配製成的藥劑。可供外用或內服,作治療或預防之用。如中耳炎油劑、芸香油、穀糠油等。
3.1 油劑的適應證
1.急性或亞急性伴有輕、中度糜爛,滲出,鱗屑,膿皰,潰瘍的皮膚病。
3.2 準備
1.常用藥劑準備 蛋黃油、紫草油、青黛散油、鴉膽子油、甘草油。
2.製法 將植物油(如麻油、茶油等)與中藥粉混合調勻成糊狀;或將藥物浸在植物油中煎熬至枯去渣,再加入適量黃蠟即成;還可以直接從動物藥或植物藥中壓榨取油。
3.3 油劑的用法
1.用棉棒或毛筆蘸油劑直接塗布在皮損區,每天2或3次。
3.4 使用注意事項
4 方劑名·《普濟方》卷四○三方之油劑
4.1 方名
4.2 組成
4.3 主治
小兒方1-2歲發熱,恐成瘡痘。
4.4 用法用量
每服2蜆殼許。服畢,令臥少時。但3-4服。大小便利,身體熱退,即不成瘡痘之證。
4.5 製備方法
上逐旋夾和,以柳枝頻攪,令如蜜。
4.6 用藥禁忌
若形跡已露,不可服。
5 參考資料
-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