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一粒珠爲方名,同名方約6首。
3 一粒珠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Yilizhu
3.2 標準編號
WS3-B-0172-90
3.3 處方
穿山甲(制) 480g 乳香(醋制) 40g 沒藥(醋制) 40g 麝香 10g 硃砂 10g 雄黃 10g 冰片 10g 珍珠 7g 牛黃 7g 蟾酥(酒制) 3g
3.4 製法
以上十味,除麝香、冰片、牛黃、蟾酥外,硃砂、雄黃、珍珠分別水飛 或粉碎成極細粉;另取糯米 240g蒸熟,乾燥,與其餘穿山甲等三味粉碎成細粉,將麝香? 冰片、牛黃、蟾酥分別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低溫乾燥,即 得。?
3.5 性狀
本品爲淡黃色的水丸;氣微香,味鹹、辛、苦。
3.6 檢查
3.7 功能與主治
3.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 5g,一日一次。
3.9 注意
孕婦忌服。本品含劇毒藥,不可多服。
3.10 規格
每50粒重 3g
3.11 貯藏
密封。
3.12 注
(1) 120g用食用植物油制酥。
(2) 120g砂燙醋淬,打碎,再用食醋 20g浸拌微炒。
(3) 120g砂燙醋淬,打碎,用松蘿茶煮液(松蘿茶 20g水煮 2次,共約 1小時,合 並煮液,濃縮至適量)浸攔微炒。
(4) 120g砂燙醋淬,打碎,用蘇合油(蘇合油 20g,熔化)拌勻微炒。
4 《良方集腋》卷下方之一粒珠
《良方集腋》卷下方之一粒珠組成爲全穿山甲一隻重二十四兩(分四足炙黃色,一足用米醋炙,一足用松蘿茶煎湯炙,一足用麻油炙,一足用蘇合油炙),牛黃、珍珠各三錢,硃砂(水飛)、麝香、冰片、雄黃各四錢,蟾酥(人乳化,飯鍋蒸,或用燒酒化)一錢二分。爲細末,方內蟾酥化入,再加蘇合油拌搗,至光亮爲度,作丸,每粒重五分,曬乾用白蠟封固。每服一丸,人乳化開,陳福酒送下,症重者倍服。治無名腫毒,對口搭手,癰疽發背等症,已成者即潰,未成者即消。若治小兒驚風,用膽南星一分,鉤藤、橘紅各三分煎湯化服;悶痘初起,蘆根煎湯化服。[1]
5 《中藥製劑手冊》方之一粒珠
《中藥製劑手冊》方之一粒珠組成爲穿山甲750g,乳香(醋炙)、沒藥(醋炙)各60g,牛黃、珍珠(豆腐制)各7.5g,硃砂、麝香、冰片、雄黃各15g,蘇合油30g,蟾酥(酒制)4.5g。將穿山甲分作四等份,一份用砂子燙,一份用香油制酥,一份用醋30g浸拌炒,一份用綠茶30g熬透去渣,取汁浸拌微炒後與餘藥同研爲末,另取糯米750g,蒸餅爲糊,蘇合油燉化,共和丸,每丸重1.5g,蠟皮或蠟紙封固。每服一丸,酒或溫開水送下。功能活血消腫,止疼解毒。治癰疽瘡癤,乳癰乳癌,一切腫毒紅腫疼痛,未潰可消,有膿速潰。孕婦忌用。[2]
7 《絳囊撮要》方之一粒珠
7.1 方名
7.2 別名
7.3 組成
全穿山甲(一足用好醋制,一足用松蘿茶制,一足用麻油制,一足用蘇合油制,俱連一邊身子,如鱗甲有不全處,須再取一具,視取原缺處者補全,同炙淡黃色爲度,焦黑不可用)1具,犀牛黃3錢,真珠3錢,大劈砂4錢,明雄黃4錢,原麝香4錢,梅花冰片4錢。
7.4 功效
消腫解毒。
7.5 主治
《絳囊撮要》方之一粒珠治一切無名腫毒,對口搭手,癰疽發背,小兒驚風,悶痘初起,流注流痰,附骨陰疽,乳癰,乳癌。
7.6 用法用量
服時用人乳化開,真陳酒煮,沖服1丸,量佳不妨多飲,蓋暖患處,重症倍服。小兒驚風,用陳膽星1分,鉤藤3分,橘紅3分,煎湯化服1丸;悶痘初起,用白蘆根湯化服1丸。
7.7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加入蟾酥1錢2分,人乳化,飯鍋上蒸,再量入蘇合油,打和爲丸,每丸乾重3分。
7.8 用藥禁忌
怯弱、吐血、疔症、孕婦忌服。此丹藥味貴重,峻利非凡,凡外科小症,幸勿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