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yán nián wán
白朮3兩,白茯苓3兩(去黑皮),甘菊花3兩,耐冬葉(1名忍冬)2兩。
去風邪,補不足,明耳目,耐寒暑。
每服30丸,空心清酒送下。
上爲末。用生地黃搗取汁,銀石器內熬如膏,以藥末和勻,如干,更別入煉酥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枸杞子丸
菟絲子(酒浸7日,炒黃)3兩,枸杞子1兩半(去梗),覆盆子1兩半(去萼),車前子1兩半(酒浸),巴戟天1兩半(去心),遠志1兩半(去心),生乾地黃1兩半,細辛1兩半(去苗葉),白朮(炒),菖蒲1兩半(銼),何首烏1兩半(去黑皮),地骨皮1兩半,牛膝1兩半(酒浸1宿),續斷1兩半,菊花(去梗萼)1兩半。
平補五臟,治百病;育神氣,強力益志,美顏色,變髭發。
每服30丸,空心常服;丈夫鹽湯、婦人醋湯送下,午食前更1服。服至10服,其人病卻有發時,是藥動病本,功應也。
上藥除菊花外,以溫水和酒少許洗過,焙乾,杵羅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枸杞子丸(《聖濟總錄》卷一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