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楨

中醫醫生 人物百科 中醫學 元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ǔ guó zhēn

2 註解

許國楨(13世紀)爲元代醫生[1]。字進之[1]。山西曲沃人[1]。其祖許濟及父許日嚴皆爲官,亦皆知醫。博通經史,尤精醫書,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即隨之出征並掌管醫藥,曾治癒忽必烈及莊太後病而深得信任[1]。世祖即位後,主管太醫院,後爲禮部尚書、翰林集賢大學士[1]。世祖常呼“許光祿”而不呼其名,可見其得寵幸。著有《御藥院方》二十卷,又奉旨與撒裏蠻集諸路醫學教授共修《至元增修本草》一書。後其子亦任職於太醫院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2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