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操作方法
消毒和麻醉:按手術常規,嚴格消毒,無菌操作。局部用0.5%~1%鹽酸普魯卡因進行浸潤麻醉。
切口:在穴位標記旁切口處,用手術刀尖順皮膚紋理現破皮膚全層,切口長約3~5mm。
穴位內按摩:將血管鉗從切口斜插到肌層,找到敏感點後適當作按摩撥動,使產生痠脹感覺,刺激強弱以患者能耐受爲度。
穿線:用持針鉗夾住帶羊腸線的大號縫皮三角針,由切口進入,經深部肌層至對側出針處穿出皮膚,然後回過來再由出針也刺入,經淺肌層或筋膜層,由原切口穿出。
結紮:結紮羊腸線,剪去線頭,將線結埋入入切口深處,局部按摩後消毒包紮。結紮的鬆緊可靈活掌握,病程短,體質壯實者可稍緊;病程長,體質虛弱者及肌腱移得處可稍松;肌腱部穴位則只穿線而不結紮。
療程:治療小兒脊髓灰質炎後遺症,一般15~20天治療1次,7次左右爲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