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 醫療技術名
xuè shuān róng jiě jì shù
血栓溶解技術
血栓溶解技術適用於:
1.動、靜脈血栓,包括各種原因引起的動、靜脈血栓形形形成,閉塞或血栓脫落等。
2.肺動脈栓子和血管移植物內血栓形成。
1.各種活動性出血,如消化道潰瘍出血、外傷性出血、孕婦、顱內出血患者等。
2.已知出血傾向患者。
3.近期有手術史者。
4.嚴重高血壓者。
1.穿刺針、導絲、擴張器、導管鞘、三通開關,造影導管。
2.藥物,如鏈激酶、尿激酶、組織型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等。
1.經皮股動脈穿刺插管至靶血管處,先行血管造影顯示栓塞部位,然後將導管儘可能插入血栓內或靠近血栓。
2.經導管灌注溶栓藥物,首次灌注常採用較大劑量的鏈激酶等藥物,血栓部分溶解後,將導管再進一步插入血栓內繼續灌注,直至造影證實血栓完全或大部分溶解。
1.當血栓完全或部分溶解後,改用維持量藥物持續灌注12~24h。
2.藥物用量 鏈激酶首次灌注爲2000U/min,持續灌注20~30min,維持量爲5000U/h,可連續灌注24~72h。尿激酶治療量爲1000U/h,總量爲10萬~100萬U。
3.在治療過程中,應經導管或靜脈給予肝素配合治療,常用量爲250~800U/h。血栓溶解後應口服雙嘧達莫(潘生丁)75mg/d或阿司匹林1.0g/d,共7~10d。
4.灌注期間複查血管造影,如血栓部分溶解,則推進導管重新插入血栓繼續灌注,直到血栓不再溶解爲止。若灌注24~48h血栓未見溶解或病情惡化,出現嚴重出血危及生命時,應停止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