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promoting diuresis by activating lu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宣通水道爲開肺氣而利水溼的方法。適用於咳嗽氣喘而兼有水腫者,患者浮腫以上半身和麪部嚴重,小便不利、量少色深黃、腹部脹滿,伴有咳嗽氣喘,或有寒熱,苔白、脈浮滑。鍼灸常選合谷、列缺、風門、肺俞、陰陵泉、膀胱俞等穴。針用瀉法。[1]
《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肺爲水之上源,具有宣發水氣和通調水道的功能。肺氣不宣,水道不利,可出現咳嗽氣喘,水腫,小便不利,胸腹脹滿,脈浮滑等症,宜用麻黃、蘇葉、浮萍、茯苓皮、杏仁、桑白皮等藥。
4 參考資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