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克雅氏症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īn xíng kè yǎ shì zhèng

2 英文參考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3 註解

新型克雅氏症瘋牛病人體上的體現,俗稱人類瘋牛病。迄今全世界共發現150例以上,主要分佈瘋牛病多發國英國。

英國1981年制定的牛飼料加工工藝允許使用牛羊等動物的內臟和肉做飼料,使得異常的普里昂蛋白質進入牛體內,導致1986年發現第一例瘋牛病。更令人痛心的是當時這種情況並未讓人採取積極的防預措施,10年之後(1996年),英國的瘋牛病全面爆發,有16.5萬頭牛死於瘋牛病,另有400萬頭被殺。而吃了瘋牛肉感染上的人也象瘋牛一樣,感染上了新型克雅氏症 ,最後難逃一劫。

瘋牛病使牛的腦神經逐漸變成海綿狀,造成牛的大腦功能退化感染上這種病的牛表現出神經錯亂和行動失控等症狀而最終死亡。科學家認爲,人食用了染上瘋牛病牛肉也會受到感染,使人的腦組織形成海綿狀空洞,引起神經錯亂和癡呆並最終死亡。

瘋牛病、羊瘙癢病海綿狀腦病,共同的病原體是異形普里昂蛋白。這種蛋白質大腦作用變異的普里昂蛋白質會經過生物體內部的循環逐漸聚集在生物體內,破壞神經細胞,,可使大腦像海綿一樣生出無數孔洞,進而導致腦衰竭和生物死亡。經研究人員對病人的腦切片發現,病人腦部產生大量的空洞,形成海綿狀,所以又稱“海綿狀腦病”。

克雅氏症是由兩名科學家克羅伊菲爾和雅可佈於1957年發現的。當時這兩位科學家在非洲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一個原始部落裏發現該部落流行着一種奇怪的感染病,卻無法找到相關細菌病毒。最後他們發現,這種病是該部落在祭奠死者時喫掉死者的屍體而感染的。爲紀念這兩位勇於探索的科學家,人們把這種流行病命名爲“克羅菲爾德—雅可布氏症”。

傳統型的克雅氏症不同,新型克雅氏症多在年輕人中發生,原因被認爲是吃了感染瘋牛病的牛的神經組織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