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咳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īn ké tāng

2 《退思集類方歌注》

2.1 組成

北沙蔘3錢,石膏3錢(同薄荷頭研),牛蒡子錢半,杏仁3錢(去皮尖),桔梗5分,甘草5分,麥冬3錢(去心),半夏1錢,茯神3錢,遠志5分,小麥5錢。

2.2 主治

心咳,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

2.3 用法用量

水3盞,先煮小麥減1盞,納諸藥,煎至1盞服。

2.4 加減

痰多,加川貝母咽喉腫痛,去半夏;汗多,加五味子

2.5 各家論述

前人謂生脈散茯神遠志,能治心咳。餘因參入開泄肺經之藥,重用小麥煎湯代水,治之乃驗。蓋小麥甘平,爲心之谷,緩心寧氣,大有殊功,即從厚朴麻黃湯意化出。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