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氣香蘇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xíng qì xiāng sū sǎn

2 梅氏驗方新編》卷六

2.1 組成

香附去毛,酒煮)6錢,紫蘇4錢,臺烏3錢,陳皮3錢,川芎3錢,當歸3錢,制乳香3錢,制沒藥3錢,漂蒼朮2錢,枳殼麩炒)2錢,甘草2錢。

2.2 主治

跌打損傷,閃挫腰腹手足,及一切鬱結滯氣,俱可行散,氣行則瘀血不結聚爲害。

2.3 加減

傷在手,加白芷;在腰;加杜仲;在足,加懷膝;惡寒羌活龜版大小便不通,加懷通、大黃惡血衝心,加蘇木桃仁,或加黑姜。

3 古今醫鑑》卷四引三山陳氏方

3.1 別名

行氣香蘇飲

3.2 組成

紫蘇1錢,柴胡8分,陳皮8分,香附(醋炒)1錢,烏藥8分,川芎8分,羌活8分,枳殼8分,蒼朮8分,麻黃1錢,甘草3分。

3.3 主治

內傷生冷厚味堅硬之物,胸腹脹滿疼痛,及外感風寒溼氣,發熱惡寒,遍身痠痛七情氣逆嘔吐泄瀉,飲食不下。

3.4 用法用量

生薑3片,水煎溫服

3.5 加減

外感風寒,加蔥白3根;內傷飲食,加神曲山楂各1錢;偏墜氣初起疼痛,憎寒壯熱,加小茴香木香三棱莪術木通

3.6 製備方法

上銼。

3.7 附註

行氣香蘇飲(原書卷十)。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