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xiāng rú yǐn
香薷10克 厚朴5克 白扁豆5克(或加白糖適量)
將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黃搗碎,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嚴溫浸1小時。
解表清暑,健脾利溼。適用於夏季感冒,夾暑溼證。
代茶頻飲。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香薷飲
香薷2兩,厚朴1兩,白扁豆1兩半(炒研),甘草(炙)1兩。
癉瘧,傷暑,霍亂,痢疾,頭痛。
每服加燈心20莖,麥門冬(去心)20粒,淡竹葉7片,車前草2根,晚禾根1握,檳榔1枚(切片),水煎服,不拘時候。
香薷1握(切),生薑半兩(切),木瓜1兩(銼)。
霍亂後,胃氣虛,不能安臥。
上藥以水2大盞,煎至1盞,去滓,加白米半合,煮成粥,入少醬汁爲味,喫1-2服效。
香薷1錢半(鹽水煮幹),厚朴1錢半(鹽水炒灰),扁豆5錢,茯苓1錢半,木香1錢半(切),藿香1錢半,甘草5分。
孕婦腹中卒痛,脈虛者。
水煎去滓,微溫服。
妊娠暑傷脾胃,氣滯不化而痞塞於中,故腹卒滿疼痛,胎因之不安。香薷散皮膚之暑,煮熟不耗胎孕之氣;厚朴除腹裏之滿,炒灰不傷胎元之氣;扁豆健脾卻暑;茯苓滲溼和脾;木香醒脾開胃;藿香快胃祛暑;甘草緩中以和胃氣。水煎微溫服,使脾胃氣調,則暑邪自散,腹滿除而腹痛止,胎孕得安。
香薷汁。
舌上出血如鑽孔者。
共服1升,每日3次服盡。
香薷4兩,厚朴(制)2兩,扁豆(姜制)2兩。
暑瘧。
加烏梅水煎,臨熟入生薑汁溫服。
上銼。
香連飲子、黃連飲
香薷(去梗)2兩半,草烏頭(浸,切,去皮臍,曬乾)2兩(入鹽3兩同炒烏頭黃褐色,去鹽不用),藿香(去梗,焙)2兩,黃連(去須,以吳茱萸2兩同炒黃連,去茱萸不用)2兩。
霍亂吐瀉,四肢厥冷。
每服3錢匕,以水2盞.加酒半盞,同煎至1盞,去滓,用新汲水沉冷頓服。相次四肢暖,吐瀉定。病輕每服1-2錢匕。
上爲粗末。
香連飲子(《楊氏家藏方》卷三)、黃連飲(《普濟方》卷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