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須羊肝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ū xū yáng gān wán

2 《醫統》卷六十六引《類要》

2.1 方名

烏須羊肝丸

2.2 組成

羊肝1具(竹刀切片,瓷盆曬,塗之以羊膽曬乾又塗,至30-50枚,愈多尤妙。夏月用稀絹蒙之,免其蠅污,曬乾聽用),熟地黃6兩(蒸),當歸(酒浸)4兩,川芎4兩,白芍藥(酒炒)4兩,何首烏(如法制)4兩,旱蓮草(如法蒸)4兩,覆盆子(炒)3兩,山茱萸肉3兩,白茯苓人乳浸,日曬夜露,候幹用)4兩,生地黃(酒浸1宿,曬乾)4兩,血餘(壯年人、童男女及自己發爲佳,多至1-2斤,用皁角湯洗淨,再用苡、椒湯洗,曬乾,入砂罐,炭火燒成灰,放地上3日,出去火毒,取下淨研)3兩。

2.3 功效

烏須,明目

2.4 用法用量

空心服80-90丸,臨睡服50丸,酒送下。

2.5 製備方法

上除血餘不磨,以羣藥共爲末,另用熟地12兩,酒煮濃汁2碗,作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