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補鹿茸煎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ǔ bǔ lù róng jiān

2 《雞峯》卷七

2.1 方名

五補鹿茸煎

2.2 組成

鹿茸15分,天門冬7分,熟乾地黃10分,蓯蓉10分,巴戟4分,五加皮4分,五味子4分,天雄4分,人蔘4分,防風4分,牛膝4分,遠志4分,石斛4分,狗脊4分,薯蕷4分,萆薢3分,石南菜3分,蛇牀子3分,白朮3分,菟絲子5分,覆盆子8分,石龍芮8分,杜仲6分,茯苓5分。

2.3 主治

腎氣虛損,五勞七傷,腰腳痠痛,肢節苦痛,目暗(目荒)(目荒),心中喜怒恍惚不定,夜臥多夢,覺則口乾,食不知味,心神不樂,多有恚怒,心腹脹滿,尿有餘瀝。

2.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飲送下。

2.5 加減

有風,加當歸黃耆茯神羌活柏子仁、芎,增石南五加皮天雄白朮;有氣,加厚朴枳殼橘皮;有冷,加乾薑、桂、吳茱萸附子細辛川椒;泄精,加韭子、白龍骨牡蠣,增鹿茸泄痢,加赤石脂龍骨黃連烏梅各3分。

2.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