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Weiyangning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3935-98
2.3 處方
白朮(制) 360g 烏藥 360g 山藥(炒) 360g 白及 360g 青皮 180g 高良薑 90g 赤芍 600g 仙鶴草 600g 甘草 360g 珍珠層粉 90g 香附 180g 五指毛桃 600g
2.4 製法
以上十二味,除珍珠層粉外,香附、青皮、高良薑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揮發 油備用,藥液濾過,濾液備用;白朮、白及、烏藥和山藥粉碎成粗粉;其餘仙鶴草等四味加水煎煮二 次,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與上述濾液合併,濃縮成稠膏,與白朮等粗粉混勻,乾燥,加入珍珠層 粉,混勻,粉碎成細粉,與上述揮發油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80~ 100g,製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黃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甘、苦。
2.6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淺黃色或黃色石細胞單個散在,壁稍厚,孔溝及胞腔明顯, 呈類圓形、多角形、長方形或類方形。粘液細胞甚大,呈類圓形或橢圓形,有的擴散出衆多的微小粘 液質顆粒,草酸鈣晶體多成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
(2)取本品 6g,剪碎,置錐形瓶中,加入70%乙醇45ml和稀鹽酸5ml,加熱迴流30分鐘,趁熱濾 過,取濾液15ml,揮去乙醇,殘渣加水25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置三支試管中。第一管加碘化鉍鉀 試液數滴,生成棕紅色沉澱;第二管加碘化汞鉀試液3滴,顯渾濁;第三管加硅鎢酸試液3滴,顯混濁。
2.7 檢查
2.8 功能與主治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制酸止血。用於胃脘脹痛或刺痛,嘔吐泛酸,胃及十二 指腸潰瘍屬於寒凝氣滯血瘀者。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3次,飯前或痛前用鹽水送服,連續服用40~50天。
2.10 規格
每丸重 3g
2.11 貯藏
3 胃瘍寧丸介紹
3.1 藥品類型
3.2 藥品名稱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制酸止血。用於胃脘脹痛或刺痛,嘔吐泛酸。
3.9 規格
每丸重3克
3.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3次,飯前或痛前用鹽水送服。
3.11 禁忌
3.12 不良反應
3.13 注意事項
1.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
4.孕婦慎用。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服藥三天後症狀無改善或有加重者,應立即停藥併到醫院就診。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3.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5 藥理作用
3.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