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熱療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ēi bō rè liáo

2 操作名稱

微波熱療

3 適應

微波熱療適用於:

1.淺表腫瘤

(1)全身各部位的皮膚癌,包括鱗狀細胞癌腺癌黑色素瘤

(2)全身各淺表淋巴結轉移癌:如頸部、鎖骨上區、腋窩、腹股溝。

(3)淺表器官惡性腫瘤:①頭頸部的原發瘤。如脣癌牙齦癌頰黏膜癌、面部、頭皮及耳郭發生的癌瘤。②外陰癌。③肛門癌。

(4)胸壁復發的乳腺癌

(5)晚期或有手術禁忌證的乳腺癌

2.腔道腫瘤,如食管癌宮頸癌直腸癌前列腺癌鼻咽癌

4 禁忌

1.腫瘤太大,超出微波應用範圍。

2.加溫區金屬異物。

3.惡病質。

4.有繼發感染

5.食管癌有大潰瘍,管腔扭曲成角、管壁有形成瘻傾向者。

5 準備

1.瞭解患者病情、病變部位、大小、有無禁忌、加溫和哪些方法配合。

2.向患者交代治療目的、方法、治療注意事項及易出現的併發症。

6 方法

1.給患者一舒適體位,使其精神放鬆勿緊張。

2.如計劃進行有創性測溫,常規行局部消毒,將測溫套管針刺入欲測溫部位,拔出針芯將測溫針置入套管內固定好,再將套管拔出。

3.如採用外加溫,將施用器安放適宜部位,接觸型(有水袋)施用器可與皮膚接觸。

4.一般瘤內溫度控制在42~44℃,但皮膚表面不能超過45℃。欲提高瘤內溫度,表皮應加水冷或風冷,以減少皮膚燙傷。

5.每次加溫40~60min,每週1~2次,在放射治療前或後進行,熱療伴隨整個放射治療過程,一般爲4~12次。

6.熱療與化療配合時可先化療後熱療或化療中加熱,可用順鉑平陽黴素羥喜樹鹼等藥,劑量一般等於或少於常規化療用量,可用單藥,也可聯合用藥。

7.加溫時測溫元件附在施用器表面的方法較簡單,但只能代表表面溫度,有創測溫較準確。每次都須監測溫度,以保證加溫安全及達到預定溫度。

8.宮頸癌腔內加溫,如爲外突菜花型,腫瘤較大,初次加溫表面溫度可達46~47℃,1~2次後隨着腫瘤的縮小,溫度下調至42~44℃。

9.食管癌直腸癌腔內加溫,表面溫度42~45℃爲宜。

7 注意事項

1.設備使用前應瞭解其性能、有效透熱度,施用器尺寸及加溫的有效範圍、熱場是否均勻。

2.設備廠家標明的熱吸收比(specific absorbtion rate,SAR)分佈圖最好再經有關人員進行等效體模實測驗證

3.與機器配套購買的測溫設備要進行標定誤差應在±0.2℃範圍內。

4.加溫區避免有金屬存在。

5.加溫區如有瘢痕,因瘢痕吸熱性強,要注意局部冷卻(風冷或水冷),避免損傷

6.外加溫時,加溫區局部應與施用器保持平行。

7.加溫時要經常詢問患者感覺,並觀察患者體位有無移動。

8.如加溫中皮膚水皰,可用消毒針刺破,保持局部清潔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