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別名/通用名
胃病丹
2.2 拼音名
Weibing Wan
2.3 標準編號
WS3-B-1179-92
2.4 處方
檳榔 30g 香附(醋炙) 30g 枳殼(麩炒) 120g 陳皮 30g 砂仁 15g 六神曲(麩炒) 30g 山楂(炒) 30g 白扁豆 30g 麥芽(炒) 60g 桔梗 30g 谷芽(炒) 60g 厚朴(姜炙) 30g 黃連 15g 瓜蔞 60g 雞內金(醋炙) 30g 萊菔子(炒? 15g 枳實(炒) 30g 吳茱萸(甘草水炙? 5g 茯苓 30g 鬱金 30g 赭石(煅醋淬) 30g 甘草 30g 澤瀉 30g 檀香 15g 木香 15g 豆蔻 15g 蘇合香 6g 白朮(麩炒) 60g 黃芩 30g 法半夏 30g 高良薑 15g 刀豆 30g 薤白 30g 北沙蔘 60g 連翹 30g 九節菖蒲 15g 細辛 15g 薄荷 15g
2.5 製法
以上三十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每 1000g 丸藥加滑石粉 250g,包衣,打光,乾燥,即得。
2.6 性狀
本品爲白色的水丸,除去外衣顯淺黃色;氣微香,味苦。
2.7 檢查
2.8 功能與主治
健脾化滯,理氣止嘔。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脘疼痛 氣逆胸滿,倒飽嘈雜,噯氣吞酸,嘔吐噁心,宿食停水,食慾不振,大便不調。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6g,一日 2次。
2.10 規格
每100 粒重 6g
2.11 貯藏
密封。
3 胃病丸介紹
3.1 藥品類型
3.2 藥品名稱
3.3 藥品漢語拼音
3.4 藥品英文名稱
3.5 成份
3.6 性狀
3.7 作用類別
3.8 適應症/功能主治
健脾化滯,理氣止嘔。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脘疼痛,氣逆胸滿,倒飽嘈雜,噯氣吞酸,嘔吐噁心,宿食停水,食慾不振,大便不調。
3.9 規格
每100粒重6克
3.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3.11 禁忌
孕婦忌服。
3.12 不良反應
3.13 注意事項
1.忌食生冷油膩及不易消化食物。
3.不適用於肝腎陰虛,主要表現爲急燥易怒、口乾、頭暈血壓高。
4.不適用於小兒、年老體弱者,主要表現爲身倦乏力,氣短嗜臥。
5.本品不宜久服,服藥三天症狀無改善或加重者,就到醫院就診。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3.14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15 藥理作用
3.16 備註
請仔細閱讀介紹並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