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瀉肚痛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ǔ xiè dù tòng sǎ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Tuxie Dutong San

2.2 標準編號

WS3-B-2685-97

2.3 處方

木香 38g 厚朴(姜制) 41g 白芍 29g 茯苓 44g 甘草 35g 廣藿香 70g 赤石脂(水飛) 29g 硃砂(水飛) 17g 丁香 21g

2.4 製法

以上九味,除硃砂赤石脂外,其餘木香等七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朱 砂及赤石脂與上述細粉配研,過篩,混勻,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棕色的粉末;氣香,味微甘、澀。

2.6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木纖維長梭形,直徑16~24μm,壁較 厚,紋孔口呈橫裂孔狀、X狀或人字狀。草酸簇晶直徑約至29μm,存在於無色薄 壁細胞中,有時含晶細胞縱向連接,排列成行。纖維束周圍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 形成晶纖維。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 徑4~6μm。非腺毛由1~7個細胞組成,以2~3個細胞爲多見,壁厚,微具壁疣。 石細胞呈類圓形或多角形,直徑11~40μm,呈分枝狀者形大,枝端尖銳或鈍圓。

(2)取本品約 2g,加石油醚(60~90℃)10ml,振搖提取,濾過,濾液揮盡石油 醚,加香草醛試液2~3滴,顯紅紫色,放置後顏色加深。

2.7 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B)。

2.8 功能與主治

化氣消滯,祛溼止瀉。用於溼熱積滯引起的肚痛泄瀉,暈眩嘔吐

2.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 6g,一日3次。

2.10 規格

每袋裝1. 6g

2.11 貯藏

密封

廣東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