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溫經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uō lǐ wēn jīng tāng

2 概述

托里溫經湯方劑名,出自《衛生寶鑑》卷十三方[1]

3 處方

人蔘蒼朮各一錢,麻黃白芷當歸身各二錢,防風葛根各三錢,升麻四錢,炙甘草白芍藥各一錢半[1]

人蔘去蘆蒼朮各3克 白芍藥 甘草(炙)各4.5克 白芷 當歸麻黃(去根、節)各6克 防風去蘆葛根各9克 新升麻12克

4 製法

上藥爲粗末[1]

上藥哎咀。

5 功能主治

主治寒傷皮毛,鬱遏經絡,不得伸越,熱伏榮中,聚而赤腫,痛不可忍,惡寒發熱,或相引肢體疼痛[1]

主治寒覆熱鬱頭面紅腫,痛不可忍,惡寒發熱,或相引肢體疼痛

6 用法用量

每服一兩,先煎麻黃令沸,去沫,再下餘藥,去渣溫服,臥於暖處,得汗爲度[1]

每服30克,用水450毫升先煎麻黃令沸,去沫,再下餘藥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熱服,溫覆取汗。

7 摘錄

衛生寶鑑》卷十三方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9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