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tuī qì sǎn
枳殼(去瓤,麩炒)桂心(去粗皮,不見火)片薑黃(洗)各15克 甘草(炙)9克
上爲細末。
治右脅疼痛,脹滿不食。
每服6克,加生薑、大棗,煎湯調服,或熱酒調服亦可,不拘時候。
《重訂嚴氏濟生方》
推氣散
枳殼1錢半(麩炒),前胡1錢半,山楂1錢半,鉤藤2錢,甘草3分,廣皮1錢,葛根1錢,桔梗1錢。
右脅痛。
加生薑1片,水煎。
或加秦艽、延胡;胸膈不寬,加厚朴;有痰,加杏仁。
枳殼1錢,鬱金1錢,桂心5分,甘草(炙)5分,桔梗8分,陳皮8分。
加生薑2片,大棗2枚,水煎服。
推氣湯
砂仁2分5釐,桂心2分5釐,木香2分5釐,炙草3分,茴香3分,丁香3分,陳皮3分,青皮3分,乾薑3分,莪術5分,胡椒1分,沉香1分。
右肋下病滿,氣逆息難,有形,但不妨飲食。
推氣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四)。
枳殼、肉桂、芍藥、青皮。
平肝降氣。
枳實5錢,川芎5錢,甘草(炙)2錢。
左脅刺痛。
每服3錢,薑湯送下。
片薑黃5錢,枳殼5錢(麩炒),桂心5錢,甘草(炙)3錢。
右脅痛甚,脹滿不食。右脅下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嗽、發肺癰。
每服2錢,薑湯調下,水煎亦可。
《醫方考》:用枳殼破其氣,薑黃利其鬱,桂心引二物至於痛處,又曰木得桂而柔,以故用之;甘草取其和緩之氣,以調肝木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