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ǔ guā wán

2 方出《外臺》卷十一引《廣濟方》。名見《普濟方》卷一七七

2.1 方名

土瓜丸

2.2 別名

麥門冬丸

2.3 組成

麥門冬12分(去心),苦蔘8分,栝樓8分,知母8分,茯神8分,土瓜根8分,甘草6分(炙),人蔘6分,(一方有黃連12分)。

2.4 主治

脾胃中虛熱消渴小便數,骨肉日漸消瘦

2.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少時煮蘆根大麥飲送下,1日2次。漸加至30丸。

2.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2.7 用藥禁忌

海藻菘菜豬肉、大酢。

2.8 附註

麥門冬丸(《普濟方》卷一七七)。

3 《聖惠》卷八十三

3.1 方名

土瓜丸

3.2 組成

土瓜根5兩。

3.3 功效

心熱,止虛驚。

3.4 主治

小兒心熱多驚

3.5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薄荷生薑湯送下。

3.6 製備方法

上爲末,以粳米飯和丸,如麻子大。

4 《千金》卷十一

4.1 方名

土瓜丸

4.2 組成

土瓜根(末)半升,桔梗(末)半升,大黃1斤(蒸2升米下,曬乾),杏仁1升。

4.3 主治

諸髒寒氣積聚煩滿,熱;飲食中蠱毒,或食生物及水中蠱卵生入腹而成蟲蛇,若爲魚鱉;留飲宿食;婦人產瘕,帶下百病,陰陽不通利,大小便不節,絕傷墮落,寒熱交結,脣口焦黑,身體消瘦嗜臥少食多魘;產乳胞中餘疾,股裏熱,心腹中急結,痛引陰中

4.4 用法用量

空腹飲服3丸,每日3次。不知加之,以知爲度。

4.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