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赤眼·熱毒熾盛證

中醫證名 天行赤眼 中醫學 中醫眼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iān xíng chì yǎn ·rè dú chì shèng zhèng

2 英文參考

epidemic red eye with blazing heat-toxin patter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天行赤眼·熱毒熾盛證(epidemic red eye with blazing heat-toxin pattern)是指熱毒熾盛,以眼瞼紅腫,白睛赤腫,白睛溢血黑睛星翳羞明刺痛熱淚如湯,口渴引飲,溲赤便結,舌紅,苔黃,脈數爲常見症的天行赤眼證候[1]

4 症狀

天行赤眼·熱毒熾盛證患者患眼灼熱疼痛胞瞼紅腫,白睛赤絲鮮紅滿布,眵淚粘稠,兼有頭痛煩躁,或便祕溲赤,苔黃脈數。

5 證候分析

患者肺胃素有積熱,復感疫癘之氣,內外合邪,故局部症狀較重,胞瞼紅腫,白睛赤絲鮮紅滿布,眵淚粘稠等。頭痛煩躁便祕溲赤、脈數苔黃等全身症,皆爲裏熱實證的表現。

7 方藥治療

天行赤眼·熱毒熾盛證可用瀉肺飲加減。方見暴風客熱節。

8 關於天行赤眼

天行赤眼(epidemic red eye;epidemic conjunctivitis)爲病名[2][3]。見《銀海精微》。又稱天行赤熱症[3]天行暴赤(清·佚名《眼科統祕》)、朱炎猛旭(清·呂熊飛眼科易祕》),俗稱紅眼[3]紅眼病(見上海中醫學院編《五官科學》)。是指感受疫癘之氣,以白睛暴發紅赤,癢澀微痛,畏光流淚爲主要表現的傳染性眼病[3]患者眵多粘結,常累及雙眼,能迅速傳染並引起廣泛流行。多於夏秋之季發病,患者常有傳染病接觸史。

天行赤眼爲一種急性傳染性眼病[3]傳染性強,能造成廣泛流行[3]

天行赤眼相當於西醫的急性傳染結膜炎[4][4]

詳見天行赤眼條。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0.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04.

治療天行赤眼·熱毒熾盛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天行赤眼·熱毒熾盛證的方劑

查看更多

治療天行赤眼·熱毒熾盛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