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ài bái wán

2 別名

太白丹(《聖濟總錄》卷十六)。

3 處方

天麻45克 細辛(去苗葉)60克 芎藭45克 白附子150克 天南星600克 半夏(煮軟,焙乾)450克 蠍梢30克(炒)寒水石(燒熟)1.5千克 附子(炮裂,去皮、臍)60克 白殭蠶90克(炒)阿膠22.5克(炙令燥)人蔘15克

4 製法

上十二味,同搗羅爲末,水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5 功能主治

治諸風頭旋額角偏痛,肢體拘蜷,痰盛氣壅,鼻塞聲重,咽膈不利。

6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生薑湯下,不拘時候。

7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六

8 普濟方》卷二○一引《指南方》

8.1 組成

玄明石(或名玄精石)1兩,半夏1兩,硫黃3錢。

8.2 功效

分利陰陽

8.3 主治

霍亂吐利

8.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飲送下。

8.5 製備方法

上爲末,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9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

9.1 別名

大白

9.2 組成

石灰1兩,蛤粉4錢。

9.3 主治

大人小兒暴嗽

9.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溫韭汁送下;小兒每服7丸至10丸,早晚食後、臨臥服。

9.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湯浸蒸餅爲丸,如豌豆大,焙乾。

9.6 附註

大白丸(《普濟方》卷一五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