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祛溼 中醫學 方劑學 行氣止痛 方劑 中藥學
sì líng hé qín sháo tāng
四苓合芩芍湯爲方劑名,出自《溫病條辨》卷二方[1]。
蒼朮、豬苓、茯苓、澤瀉、白芍藥、黃芩、厚朴各二錢,陳皮一錢五分,木香一錢[1]。
蒼朮6克 豬苓6克 茯苓6克 澤瀉6克 白芍6克 黃芩6克 廣皮4.5克 厚朴6克 木香3克
主治自利不爽,欲作滯下,腹中拘急,小便短少[1]。
功在清熱祛溼,行氣止痛。主治溼熱痢疾,下利不爽,腹中拘急,小便短者。現用於急性胃腸炎、痢疾及泌尿系感染而屬溼熱下注者。
水煎,分二次服[1]。
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溫服。
《溫病條辨》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