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金花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uǐ zhǔ jīn huā wán

2 概述

水煮金花丸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三首。

3 潔古家珍》方之水煮金花丸

3.1 方一

3.1.1 組成

生南星、生半夏各一兩,天麻五錢,雄黃二錢,白麪三兩[1]

3.1.2 製法

上藥爲細末,泛水爲丸,梧桐子[1]

3.1.3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至一百丸,生薑煎湯送下[1]

3.1.4 功能主治

潔古家珍》方之水煮金花丸主治風痰咳嗽四肢滿悶,便溺祕澀,面青躁怒,脈弦[1]

3.2 方二

3.2.1 處方

半夏天南星寒水石各一兩,天麻五錢,雄黃二錢五分,白麪六兩(一方無寒水石,有輕粉少許)[1]

半夏30克(洗)天南星30克(洗)天麻15克 寒水石燒存性)30克、雄黃22.5克 白麪18克(一方改寒水石輕粉少許)

3.2.2 製法

上藥爲細末,水泛爲丸,梧桐子[1]

3.2.3 功能主治

潔古家珍》方之水煮金花丸主治咳嗽有痰,且泄痢不止,甚則欲嘔吐不能食[1]

風痰羈留脾胃,泄痢不止,甚則嘔吐下利不能食

3.2.4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至一百丸,生薑煎湯送下[1]

每服100丸,先於沸漿水內下藥,煮令浮爲度,漉出,空腹時用生薑湯下。

4 《保命集》卷下方之水煮金花丸

4.1 組成

南星2兩,半夏2兩(生用),天麻5錢,雄黃2錢,白麪3兩,寒水石1兩(燒存性)。

4.2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滴水爲丸。

4.3 功能主治

《保命集》卷下方之水煮金花丸主治風痰咳嗽,其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祕澀,心多躁怒。

4.4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至100丸,煎漿水沸,下藥,煮令浮爲度,濾出,淡漿水浸。另用生薑湯送下。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1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