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陽明大腸經病

十二經脈病候 鍼灸學 中醫學 經絡學 疾病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ǒu yáng míng dà cháng jīng bìng

2 英文參考

syndrome of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 MING[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手陽明大腸經病手陽明大腸經發生的病候。

本經發病,主要表現爲腸道疾患、頭面五官疾患、皮膚疾患及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腸絞痛腸鳴泄瀉口乾鼻塞衄血齒痛頸腫喉痹經脈所過處疼痛麻木、厥冷[1]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載:“大腸手陽明之脈……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又《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虛上廉。”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36.

治療手陽明大腸經病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